记者从工信部获悉,2月24日,为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工信部制定了并正式发布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根据《规划》,2015年,光伏发电成本将下降到0.8元/ 千瓦时。
《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光伏产业要“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适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定的装机容量要求,同时积极满足国际市场发展需要。”《规划》同时指出,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到2015年:多晶硅领先企业达到5万吨级,骨干企业达到万吨级水平;太阳能电池领先企业达到5GW级,骨干企业达到GW级水平;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
根据《规划》,到2015年,多晶硅生产将实现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的同步提高,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平均综合电耗低于120度/公斤。单晶硅电池的产业化转换效率达到21%,多晶硅电池达到19%,非晶硅薄膜电池达到12%,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实现产业化。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和辅助材料本土化率达到80%,掌握光伏并网、储能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规划》提出,到2015年,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具有掌握先进核心技术的品牌企业,掌握光伏产业各项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建立光伏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检测平台。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未来光伏组件(系统)成本及发电成本:到2015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7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3万元/ 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 千瓦时,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经济竞争力;到2020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5000元/ 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 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6元/ 千瓦时,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该《规划》早在年前已经报批,目前属于正式印发。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