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天津滨海盐光互补二期一标段项目顺利完成首桩沉桩作业,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该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长芦盐场内,利用四个盐场水池,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形成晒盐、养殖与光伏发电为一体的“盐光互补”综合应用模式。二期总规划建设容量500兆瓦,其中一标段为250兆瓦,共设78个光伏方阵,514499块580Wp双面双玻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约52800根。
因水面风浪大、水下情况复杂、深浅不一,项目部提前实地探测水深,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从安全、质量、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充足的准备和策划,编制《水上光伏专项施工方案》,并使用北斗云系统进行辅助定位,确保桩基施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施工人员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起吊、翻桩、送入抱桩架、压锤等工序后,稳稳地将首根管桩精准就位,高精度、高标准、高效率完成了首次沉桩作业。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输送绿色电量约4.2亿千瓦时,与传统火电站相比,可节约标煤约12.75万吨,对于改善大气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助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