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务川风电项目1号风机顺利完成整机吊装并通过验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此次吊装的1号风机为6.25兆瓦智能型风电机组,采用三叶片上风向设计,风轮直径达216米,轮毂中心高120米,相当于将一座近40层楼高的巨型设备精准矗立于山巅。每支叶片均配备独立变桨距系统,可根据风速实时调整角度,最大限度捕获风能。吊装作业启动前,风机安装单位与土建施工单位成立联合验收小组,对风机基础的接地电阻、中心偏差、水平误差等关键指标开展多轮检测与复核,确保所有数据均严格符合设计规范与行业标准,为后续吊装作业筑牢安全基础。针对这一“巨无霸”设备的吊装,项目采用了1800吨主吊与100吨辅吊协同作业的方案。
吊装前期,项目面临的首个挑战便是恶劣的交通条件。蜿蜒崎岖的山区道路在连日阴雨中泥泞难行,近百米长的叶片及大型设备运输极为困难。项目团队昼夜不间断抢修道路,采用加装防滑链、铺垫碎石等举措,一寸寸将设备护运至现场。
吊装实施阶段,项目所在地又接连遭遇降雨和浓雾侵袭,最低能见度不足50米,山间阵风频繁,有效作业窗口被严重压缩。面对不利条件,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施工团队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并与当地气象部门联合建立实时监测预警机制,安排专人每15分钟记录一次风速、能见度等数据,动态调整施工安排。技术团队顶风冒雨,反复校准主吊角度与吊点位置;安全员全程监督设备运行与人员操作,确保各环节安全可控。经过连续两天坚守,团队终于在10月19日傍晚捕捉到3小时的宝贵作业窗口,为成功吊装创造了关键条件。
叶片安装作为吊装过程中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环节,在恶劣天气下挑战尤为严峻。为确保精准对接,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多点协同观测法",在塔筒顶部、地面吊装区及周边制高点设置多个观测点位,专人实时监测风速风向并同步反馈至指挥中心。
"起吊!" 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重达28吨、长105米的巨型叶片在1800吨主吊牵引下缓缓离地,整个过程犹如"高空穿针"。经过30多分钟的精准调整,叶根与轮毂实现完美对接。随后,作业人员使用液压拉伸器,按照"对称分批次"原则,将128根高强度螺栓逐一紧固,每根螺栓的紧固扭矩均严格控制在设计标准范围内。所有工序完成并经技术人员确认稳定后,吊装设备安全脱钩,首台风机吊装作业圆满结束,全程仅用3小时。
目前,项目团队正全力推进后续风机基础施工设备吊装工作。首台风机的成功安装,不仅验证了项目团队在复杂环境下的技术攻坚与组织协调能力,也为务川风电项目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6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