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位于肥东县内,这里是合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这几天在它的北边,全市首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起步建设,未来合肥的垃圾处理及可持续利用模式将于此接轨发达地区。
明年三月份能够完工
昨日,在合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施工现场,记者了解到虽然刚刚处于一个起步建设阶段,但是再过一年左右时间,一个年额定发电量能达到3.2亿度的火力发电厂有望开始为合肥电网“输血”。
据了解,国内垃圾处理主要以填埋和焚烧为主,焚烧技术在发达地区利用较多。合肥以前更多的还是以填埋处理,通过垃圾焚烧进行发电在合肥还是第一次。尽管合肥不是安徽省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但是占地150亩的发电厂建设规模也决定了该项目在全省的龙头地位。
专家介绍,整个项目工期为一年左右,预计到明年3月份能够完工,建设内容包括了焚烧炉、发电机组等主设备和污水处理站、循环冷却、化学水处理等辅助部分。
垃圾处理水平国际领先
这座全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从设备到技术都是德国“进口货”,在国际上算是处于领先水平。据介绍,整个项目是按照国际上最高的欧盟2000环保标准来设计,焚烧到最后只会剩下少量的残渣,基本上是没有污染的,而且这种残渣可以二次利用,用于市政道路以及建材上的混合使用。专家表示,建成后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可达2000吨,
在发电厂部分,将建成4台大型发电机组,每天运行8小时,一年就能够提供最大额定电量3.2亿度。如果按每户每月消费200度电来算,可轻松确保百万户居民的一个月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