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由中国电建集团投资1.26亿元援建的西藏昌都应急电源工程全部并网发电,实现了12台柴油发电机组在藏历新年前全部投运的目标,也结束了昌都地区无备用电源的历史。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昌都地委书记罗布顿珠,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丁业现,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能源办等在项目现场调研,对中国电建集团及参建各方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晏志勇、副总经理李跃平陪同调研,集团总部有关部门、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华电西藏分公司、华能西藏分公司、大唐西藏分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调研活动。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素有“藏东明珠”美誉。西藏昌都电网属孤立电网,近年来,昌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用电需求出现较大缺口。尤其是在冬春枯水季节,面临严重的供需矛盾,缺口在20000千瓦以上,冬春季电力短缺已成为制约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次投运2184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将填补当地冬春电力缺口,使10多万昌都人民告别拉闸限电之苦,为当地群众温暖过冬发挥巨大作用。有关人士称,此举将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动矿产、电力、运输、建筑和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当地经济“造血”功能。
该电源工程位于昌都地区昌都镇,海拔超过3300米。中国电建集团公司投资1.2亿元以援建方式建设,并在电站建成后将全部资产和生产运营管理无偿划转给西藏自治区政府。据集团西藏办事处领导介绍,为了将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放心工程”、“交钥匙工程”,集团将主厂房由混凝土改为全钢结构,总承包单位河南二建以及河南院、水电基础局等各参战单位克服了设备异地采购、拆卸和运输难、工期紧张、任务繁重、交叉作业多、高原冬季施工条件恶劣等困难,凭借“光泽雪域高原,造福一方百姓”的信念,精心组织施工,不分昼夜奋战,从2012年9月26日正式开工,到12月2日首批4台投产发电,再到2012年12月29日全面投产移交,仅用94天时间就安全、快速、高质量地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创造了国内同区域、同类型机组建设周期新纪录,为中国电建“责任央企”的美好形象增添了新的光彩。
罗布顿珠说,10多年前你们为我们建设了金河水电站,为昌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昌都应急电源工程全部并网发电,这是中国电建集团为昌都人民所做的又一件大好事,必将为促进昌都地区各项事业的进步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丁业现说,昌都应急电源工程倾注了西藏各级领导、广大电力工作者的心血,体现了中国电建集团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谊。几年来,中国电建集团不断创新援藏方式方法,不断加强人才援藏、技术援藏、资金援藏、项目援藏力度,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推动援藏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提升援藏工作水平的又一大成果。
晏志勇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电建集团所属企业就积极参与西藏自治区电力建设,与西藏人民有很深的感情。集团将进一步发挥设计、施工、制造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积极推进多个电源项目,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电建集团是较早参与援藏建设的央企之一。目前藏区已建、在建的水电站全部由集团公司勘测设计,由集团设计和施工的羊湖水电站、甲岗水电站、满拉水库、虎头山水库、胜利干渠、狮泉河水电站、直孔水电站、林芝八一电厂、雪卡水电站、老虎嘴水电站、藏木水电站、果多水电站等一批西藏主要电源项目相继开工、落成、投产。近年来,中国电建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支援西藏、建设西藏”的号召,进一步加大了西藏能源体系援建力度,无偿承担西藏“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编制任务,无偿为西藏的电力项目提供技术咨询、评审及专题研究服务,西藏地区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资源得到了快速开发并转化为经济效益,西藏电力多年来的供需矛盾得到了有力缓解,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另悉,为加快西藏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由中国电建集团援建的昌都边坝水电站、新荣水电站也正在加快勘测设计,即将开工建设,将解决当地1.2万户、6.2万人的用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