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约430米的隧道,水库中的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星芒,水库西侧一台碾压机正绕着既定路线轰鸣作业,映入眼帘的是已初具雏形的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主体工程。日前,由水电三局一公司承建的镇安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底及大坝填筑、沥青混凝土、面板混凝土主体工程已完成,环库路施工进度条已完成至30%。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是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大工程,是我国西北地区开工建设的首个抽蓄电站工程,电站主要由上库、下水库、地下厂房、输水系统及其附属洞室等建筑物组成。上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长358.4米,坝顶宽10米,最大坝高125.9米。库盆采取“库底沥青混凝土面板+库周混凝土面板”全库防渗体系,库底面积约30万平方米,环库路共长1959.38米,正常蓄水位高程1392米,总库容936万立方米。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从坝基开挖处理、坝体分期、施工程序、施工进度安排、坝料开采及坝体填筑碾压质量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施工技术措施。为保障上库浇筑质量,项目部在上水库库底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首次采用“湿法生产+水工沥青混凝土骨料专用烘干系统烘干”的创新工艺,既满足了骨料生产环保要求,又很好地解决了骨料含粉量高、骨料含水率高的问题。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严把过程监督,严格实施“三检制”,保障了最终整体浇筑质量优良。
项目经理武胜利站在上水库坝顶回忆道:“上水库大坝和库底填筑料质量要求高,开挖时需要分离出合格的上坝料,可供中转的场地面积较小,料源分布和大坝填筑过程不匹配挖填时空关系复杂,土石方平衡持续时间长、土石方动态平衡管理难度大,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直接上坝是上库大坝施工管理的重点。”
面临上水库复杂的料源、大坝结构分区复杂等难题,填筑过程中项目部通过反复试验,获取最优填筑碾压参数,开挖料源遵循“一炮一鉴定”,定期动态平衡规划,精打细算,严格控制优质料源使用,有效避免了用料浪费。
镇安电站投产发电后,将增强陕西电网的灵活调节能力,提高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对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维持大电网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