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能横山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项目全面开工以来,这座我省“风光火储”一体化标志性项目各项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壮美画卷正加速铺展。
记者来到榆能横山电厂二期项目的建设现场,看到这里塔吊林立,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作为横山区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以及省重点项目、榆林市“六新”项目之一的榆能横山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项目,目前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也预示着榆能集团火电板块迈入绿色转型的新篇章,为“陕电外送”工程再添新的强劲动能。
“项目全面开工是落实‘大抓项目、大抓投资、大抓发展’的具体行动,更是公司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一步。作为陕西省“风光火储”一体化开发的标志性、示范性项目,榆能横山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项目设计贯穿节能环保理念,项目主机采用国际先进的高参数大容量空冷机组,同步建设工艺先进的脱硫脱硝装置,大气污染物按近零排放、废水按零排放设计,还预留熔盐储能及掺烧绿氨接口,配套新能源和储能项目,外送电量中新能源占比不低于 50%,真正实现‘风光火储’多能互补。”横山煤电公司工程部副部长艾磊告诉记者。
横山煤电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石天琪说:“从项目核准到全面开工,我们用实干创造了‘陕西速度’。建设用地全过程审批仅用 60 个工作日,刷新榆林市单独选址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纪录。我们以‘四保’行动护航建设,保进度,保安全,保协调,保质量,锚定‘国优金奖’目标严控每道工序。确保 2025 年主厂房基础出零米、锅炉钢架吊装等节点实现,为 2027 年竣工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榆能横山电厂二期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00亿千瓦时。同时,榆能横山电厂在抓好发电主业、扛牢保供主责的基础上,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向“新”而行,向“绿”而进,构建多元化、立体化产业体系。由“单一火电”转向“综合能源”,由“单打独斗”走向“煤电联营”模式,将“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大力推进固废综合利用,积极抢占环保产业“新赛道”,建立“低附加值产品销量、高附加值产品创收、多元化产品协同耦合”的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形成“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与煤矿、火电等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随着 “风光火储” 多能互补产业新格局的成型,榆能横山电厂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绿色引擎”,为实现 “双碳” 目标注入持久动力。